高水位下CFG桩与土工格室复合地基方案优化
方案选定后,土工格室,对方案进行优化和细化,使方案更加经济合理,工程参数更为具体,土工格室防冲浊,也更便于施工质量控制。
(1)CFG桩:为节约投资,对隧道顶层分区处理,分为8个区域。仅3区~8区隧道顶层采用CFG进行了加固处理,根据不同区域回填土质、回填深度和回填时间等特征,分区进行优化设计。即3~7区隧道顶层部位CFG桩间距为1.7m,隧道两侧CFG桩间距为1.5m,8区CFG桩间距为1.7m。桩身深控制为12m。桩径为400mm,梅花形布置。桩身强度为C15。隧道拱两侧采取CFG桩震动沉管法,土工格室改善负载性能,拱顶采用螺旋桩,以保证隧道结构不受破坏。











二、路堑石质边坡土工格室植被群落设计
植被群落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防护效果的优劣以及坡面小环境与四周大环境的协调效果,是所有植被防护设计的重点,应仔细调查慎重对待。根据植物群落演替理论,典型的陆生植物群落的演替模式一般为地衣群落阶段→苔藓群落阶段→草本群落阶段→木本群落阶段,由于已经为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土工格室负担支撑,因此不需要再经过地衣群落阶段和苔藓群落阶段的矿化成土过程,演替过程直接从草本群落阶段开始,同时考虑到边坡稳固以及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等因素

浅谈土工格室植草防护
防护机理采用土工格室植草防护在施工期利用锚杆、锚锭和土工格室的相互作用整体受力使种植客土固定存留于边坡表面,待喷播的草籽、灌木种子成活后将主要依靠植被抵御坡面破坏:(1)植被的茎叶可产生降雨截留、消弱溅蚀和抑制地表径流的水文效应,同时其草本类植物根系盘结于破面浅层土中形成根-土复合材料产生类似如加筋的力学效应,从而防止格室内客土及边坡表面发生浅层滑动;